握紧乡村振兴接力棒:7年坚守,一朵灰树花铺就致富路

(南方周末讯)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雷公山脚下,48个菌菇种植大棚沿山间错落排开,一眼望不到尽头。7年前,浙江人吴斯敏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号召,带着父辈传下来的种菌手艺来到贵州。次年,全国保险行业内首个免息免担保的产业扶贫模式“平安扶贫保”落地,吴斯敏创立的万隆公司成为首个落地企业。

“我们当时来到台江县,开着车满山跑了一星期,把整个县跑遍了,就想找到最适合种灰树花的地方。”万隆农业科技负责人吴斯敏回忆起2016年刚来到贵州时,准备在山里种灰树花。

台江,地处苗岭主峰雷公山北麓、清水江中游南岸,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八年前,吴斯敏把灰树花带到台江。位于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的中国平安,也在7年前来到此处,用综合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守护菌菇生长,合力把它种成“致富菇”。

2024年1月,正值小寒节气,笔者来到了山峦绵延的台江。雷公山雾气氤氲。一个个菌菇大棚散落在雷公山山脚,把雷公山围了起来,印证着万隆已经是贵州黔东南的头部食用菌企业。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在平安帮扶下,吴斯敏在雷公山脚的食用菌棚从4个扩大到48个。他也受到平安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感召,接过帮扶接力棒,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助力共同富裕。

7年前初见:一次平安式创新

灰树花,不是花,而是食、药兼用蕈菌,又常被称作“舞菇”。成熟可采摘时状若珊瑚,以其鲜嫩爽脆的口感,兼具药用价值而深受食客喜爱。在夏秋两季间,人们常发现其野生于栗树周围。

吴斯敏出生的地方,是浙江当地有名的人工种植食用菌产地,多年来向全国乃至海外输送大量食用菌。吴斯敏从小看着父辈种菌菇,在年轻时去上了专业的菌菇种植课,希望把这项事业稳当且专业地承接下来。

但他并没有就在家乡一直种下去。在产业链成熟的菌菇之乡生活了快半辈子,种菇种得还算顺利的他,在2016年离开家乡,去到人生地不熟甚至语言不通的台江县。台江位于黔东南州中部,在当时还是国家级贫困县,有93个贫困村,贫困人口超5.8万人。

“其实早几年和家人来黄果树瀑布玩,就觉得这里适合种灰树花。灰树花能卖上价但也非常挑环境。当时觉得这里适合,但没有机会。”直到2016年,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背景下,吴斯敏决定试试,他和哥哥开着车把台江县的山全都逛了一遍,只为找到重新开始种菇的地方。最终吴斯敏因为雷公山山脚旁有一处水质极佳的水源而定下地方,“水质很重要,决定着灰树花的生长和口感。”

地方选好了,但困难在于如何把生产搞起来。“来了发现,要把种植大棚和整个生产线建起来,自己的钱肯定是不够的。但又没有固定资产和营业现金流做担保,银行没法贷款。”吴斯敏回忆。

当他面临钱即将花完,事业陷入困境,摸不到前进方向而举步维艰时,平安产险的到来,让他看到希望的曙光。在企业纷纷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当时,平安产险正在初步探索利用保险建立造血式扶贫模式。

“在黔东南州州委州政府的沟通推荐以及总部多方调研情况下,最终选择了台江县作为平安产业帮扶第一站。当时的贵州黔东南州是贵州贫困发生率最高地方之一。台江县是少数民族居多的县,其中苗族人口占97%以上。前期调研发现,这个县没有一个成规模的工业企业。农户大多是零散种玉米、水稻等,勉强维持温饱。”平安产险黔东南中支副总经理申扬帆作为当时参与其中的重要成员向笔者回忆。

要“造血”,就需要有产业,有模式。2017年,台江县政府选择了食用菌作为县内发展的主导产业。“那一年,我们也在探索如何发挥保险优势撬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打造‘造血式’帮扶模式,而不是捐一次款或者做一次公益活动的‘输血式’帮扶。于是在多次调研中设计了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流程帮扶的台江模式。”

当年9月,平安产险与贵州省在深圳签署了《保险助推脱贫攻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选定了以食用菌产业作为扶贫重点项目。10月,政府推荐了万隆农业科技作为试点企业。

平安产险依托保证保险,消除了银行贷款顾虑,撬动提供550万元的免担保的帮扶资金,帮助吴斯敏解决了启动资金问题。同时,平安产险还提供贷款贴息,进一步缓解企业压力。得到免息免担保的资金支持后,吴斯敏的一座座灰树花大棚建在了雷公山脚下。菌棒从消毒到装袋,从接种到培育,从生长到保鲜再到烘干的全生产车间,也建起来了。

终于吴斯敏的种菇梦在2017年落了地,完成了首次投产和收获,“如果没有平安帮扶,我们不会有这个规模,厂房也不会这么多,带动贫困户也没有这么多。”

7年守候灰树花:从扶贫到振兴

帮扶的接力棒从平安递向吴斯敏。在吴斯敏种菇梦走进现实的同时,他也带动周边一批农户实现脱贫、增收。

根据计划,建好大棚后,由吴斯敏企业提供菌包和技术指导,并提供保底回收;由平安产险捐赠菌菇种植险、人身意外险等,为菌菇种植保驾护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不用出钱,先免费领取菌包,做好种植管理,主要是浇水、采菇等工作,就可以赚取收入,全程无风险、无负担。

但是,大棚和菌包都准备好了,却没有村民愿意认领大棚。申扬帆说,“菌菇种植是一个新鲜事物,村民不了解,担心有风险,都在观望。”

于是,申扬帆不断跑到周围村子,组织村民介绍台江帮扶模式,慢慢打消一些村民顾虑。“第一批农户就几个人,每个人分到1-2个大棚,每个棚约4800个菌包,3-6个月就可以出菇采菇。”申扬帆介绍。

2018年,申扬帆向村民介绍台江帮扶模式,动员村民认领大棚

2018年,第一批村民就收到钱。“企业保底回收菌菇,但如果根据分级是一级菇,回收价会更高。第一批认领大棚的村民人均增加收入1万多。”申扬帆表示。

5年时间过去,申扬帆还记得第一批认领大棚的农户余志明。余志明加入食用菌种植后,年收入由之前的四五千元提升至四万余元,还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用来运食用菌,给家里添了新的家电。“他跟我说想认领多几个大棚,把外面务工的子女叫回来一起种蘑菇。”

除了种菇的收入,帮扶的龙头企业还带来其他三个维度的增收:一是土地流转收入,吴斯敏每年向地块对应村民支付每亩地1500元的流转费用;二是灵活务工收入,每位工人每天约100元;三是分红收入,吴斯敏每年把利润的30%拿出来分红,分给脱贫边缘户。

难题一一解决,灰树花种下去,长出来,产量不断提升。销路却成了新的难关。

“2019年底,菌菇都积压在仓库了,卖不出去。”技术出身的他,不懂现代化电商的销售之道,不懂如何做品牌、如何做营销,“感觉要被打趴下了”。

平安再次伸出援手,开展协销助农,通过工会采购、上线平安好车主、壹钱包等客户平台,让灰树花直接链接到千家万户的餐桌。现在,吴斯敏种的灰树花,一半销量通过平安各个渠道销售,“帮我们打开了销路,还教我们怎么做直播,打开品牌知名度。甚至因为平安的线上渠道曝光,今年有一家公司来找我们谈新的供应合作。我们也正在研究,接下来增加更多食用菌产品”。

多年来,吴斯敏的企业累计带动农户超600户、2600个村民,增收超400万元。

2020年,台江完成全面脱贫。在脱贫攻坚结束后,平安产险捐赠了防返贫保险,面向县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纳入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脱贫户、边缘易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共捐赠了3638人。如果农户因学、因病、因意外、因灾导致返贫的,保险公司进行理赔,避免返贫。

吴斯敏也接过了平安履行社会责任的接力棒:“我们成立了一个基金,每年至少向村里捐赠7万元,专项用于大学生毕业、参军、80岁老人、边缘户等群体慰问。”

往后依然在:平安相伴

台江模式是平安产险产业帮扶的起点。关于产业帮扶的坚守,平安从未停止。

由“台江模式”,平安产险围绕产业扶贫,打造了覆盖“产前撬动融资-产中保障赋能-产后平台协销”的全流程帮扶模式,并向全国复制,助力多个地方实现产业造血。在产前,以贴息及贴费保证保险的形式,提供“免息免担保”产业扶贫资金;在产中,探索应用区块链、卫星遥感、物联网等创新技术;在产后,通过消费帮扶,助力打开销路,形成全流程帮扶,撬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脱贫。

进入乡村振兴新征程后,平安产险在“平安扶贫保”基础上升级推出全产业帮扶模式——“平安振兴保”,整合集团内外资源,运用多种“保险+”方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将帮扶链条延长至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文旅等帮扶,激发农村经济内生动力,形成良性循环,以实际行动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从2017年的“台江模式”到2018年的“平安扶贫保”,再到2021年的“平安振兴保”,平安产险实时跟进,因时因势而行,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一直到今天。不论是安徽阜南的新村芦蒿、广西河池的蜂蜜李、内蒙草原的阴山优麦、广东清远的紫金蝉茶,还是新疆阿勒泰的一群羊、广东阳江的一栏奶牛,都在以其适应当地一方水土的方式,在平安产险产业帮扶下,滋养着当地农户,丰富着他们生活的可能性。截至目前,平安产险已在全国服务超过302个产业振兴项目,撬动产业资金38亿,带动77.5万农户增收93亿元,通过多种“保险+”形式,服务农村新业态。

自“三村工程”开展以来,中国平安累计提供产业振兴帮扶资金1,079.01亿元。平安银行涉农贷款余额、乡村振兴支持资金(含贷债)突破双千亿。平安产险深化推广“乡风文明100行动”,累计在全国建立1,434个村级党建共建点,惠及村民375.5万。

每一个注心扎根农村的产业带头人、实践者都深知,农业产业振兴乡村远非一日之功,需靠多年的时光累积、关关难过关关过的勇气、与时代共进的思维方能可持续走下去。一棵树须经岁月沉淀才能长出果实,但长出又甜又大的果实,还需要一片沃土,需要一群人的悉心浇灌。而在浇灌者中,平安的身影在这棵树种下的那一天就从未缺席。

在7年如一日的坚守中,中国平安探索出了一套植根自身优势,与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的乡村振兴长效方案。雷公脚下的灰树花静静地见证了平安长效帮扶模式的演化和成效。未来,这棵灰树花依然在雷公山脚下静静生长,见证更多平安足迹。(平安产险江苏分公司供稿)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与网友投稿,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njrx.wanhongfdc.com/6394.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月25日 上午9:28
下一篇 2024年1月30日 上午9:58

相关推荐

  • 江苏平安产险:聚焦“三农”,以保险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我国处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型的历史节点,要实现乡村振兴,“三农”问题尤为重要,江苏平安产险始终坚持“保险姓保”,积极支持“三农”发展。 徐州中支在农业保险板块持续投入物资、人力,在保障发展传统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上,积极尝试创新险种及模式,不断拓宽险种服务范围,为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江苏平安产险徐州中支将始终以…

    资讯 2023年4月23日
    0
  • 切入生活之美,开启烹饪新篇章——张小泉菜刀

    大家好,今天我超级激动要来种草一个让我厨艺直接升级的神器——张小泉菜刀!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国品牌,张小泉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把把锋利的刀具,更是一份深沉的文化遗产和对美食的极致追求。 张小泉菜刀的每一把,都承载着百年的匠心与智慧。从选材到打磨,每一道工序都精细入微,追求完美。拿在手里,你能感受到那份过去与未来交织的重量感。不得不说,张小泉真的很懂我们。那种符合人…

    资讯 2024年5月11日
    0
  • 广东郑明明鞘肤敏舒缓修护系列有效果吗?

    广东郑明明鞘肤敏舒缓修护系列有效果吗?“抗老祛斑民族品牌郑明明”素来以优质的修护效果以及使用体验感见称于消费者,而广东郑明明鞘肤敏舒缓修护系列,则是敏感肌的常备修护产品。 广东郑明明鞘肤敏舒缓修护系列有效果吗? Step1广东郑明明鞘肤敏舒缓水,深沁保湿,舒缓莹润。含有的特选成分Neyeahn ® EAC植物抗敏剂:复合5种植物成分,温和调节肌肤 敏感症状。…

    2023年2月7日
    0
  • 苏州吴江市20岁潘由梁身患白血病,艰难抗癌二年!生亦何欢、冷暖自知!

    活着 夏日里的阳光很暖,仿佛给我带来了一丝丝生机,蔚蓝的天空,渐渐显得深邃,夏日炎炎身边的暖风早已刺痛了我的心。大地万物开始变得凌乱,医院轻盈的脚步踏碎了容颜。轻声的哭泣,也夹杂着无奈。 我,站在这里,眺望远方,不知何去何从。也许都是我所向往的,也许都不是。往前走,脸颊上的泪珠与空中的水珠早已缠在一起。剩下的只有我孤单的身影,在那里沉浮,不,似乎还有那泛黄的…

    资讯 2024年8月28日
    0
  • 荒原上跑出“金骆驼”!大庆民企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骆驼奶生产线

    中哈两国山水相连,经济结构互补性强,经贸合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持续推进,一批优质项目在哈萨克斯坦落地生根并结出累累硕果,为中哈合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由大庆民营企业家杨杰投资设厂的金骆驼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骆驼集团”)便是其中之一。 金骆驼集团建成了哈萨克斯坦首个骆驼奶深加工项目,拥有世界领先全球规模最大的骆驼奶生产线。与…

    2023年8月16日
    0